路从林谷转,门向石岩开。
晴色薰瑶草,丹光映碧苔。
固应无锁钥,疑别有楼台。
欲扣长生诀,仙翁跨鹤来。
路从林谷转,门向石岩开。
晴色薰瑶草,丹光映碧苔。
固应无锁钥,疑别有楼台。
欲扣长生诀,仙翁跨鹤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洞府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神秘色彩的世界。
“路从林谷转,门向石岩开。” 开篇即展现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过茂密的森林和深邃的山谷,最终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豁然开朗,一座洞府之门静静地等待着探索者。这里运用了转折与对比的手法,既突出了道路的隐秘与艰难,又强调了洞府的神秘与宁静。
“晴色薰瑶草,丹光映碧苔。” 这两句描绘了洞府内外的自然景观。晴朗的阳光洒落在瑶草之上,使草叶上的露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洞府内部,丹红的光芒映照在碧绿的苔藓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神秘的氛围。
“固应无锁钥,疑别有楼台。”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洞府内可能隐藏着未知秘密的猜测。没有锁钥,意味着进入这座洞府的方式独特,可能是通过某种自然的力量或特定的仪式。同时,也暗示了洞府内部可能有着更为宏伟的建筑,与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欲扣长生诀,仙翁跨鹤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洞府内可能存在的长寿秘诀的渴望,以及对于能够遇见仙人的期待。这里的“长生诀”象征着追求永恒生命的智慧或方法,而“仙翁跨鹤来”则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预示着超凡脱俗的存在即将显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现实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神秘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天生万物俱森罗,诗人于梅诗独多。
不言成蹊桃与李,何敢当此不类歌。
由来画中有新诗,俞君造次以笔追。
浑然莫知诗画异,手与心犹不自知。
红杏花开惊羯鼓,虞美草认歌声舞。
笔能招此玉梅梦,花非解语如欲语。
我生身世两茫茫,独与此花交分长。
书窗有月半弄影,山驿无风远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别,谁念孤芳增皎洁。
此时我有万斛愁,吹断参差山石裂。
吴霜忽点双鬓华,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书断绝,临风不复三叹嗟。
天花何曾著禅定,百忧炼心澄古井。
世有铁心石肠人,举似我诗应首肯。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凤麟敢谓皇家无,如公自合应时须。
胡为返驾竹洲隐,只与高堂素壁成画图。
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
称家菽水欢有馀,每日乃得见颜色。
大儿三十心力到,租税免教官吏逼。
小儿十五天资敏,火耕水耨云未克。
竹林茅屋谩读书,我正不蒙稽古力。
请言竹洲胜,蕖筱相因依。
红蕖未妨晚色静,翠筱解过凉阴稀。
渔童樵青足驱使,夜深醉和风雨归。
梦中突兀长堤横,忽觉单骑游边城。
擒胡已决千里外,邯郸一枕空峥嵘。
闲来静观宛殊昨,却怜蒲团坐日落。
偶见始画天地心,从此鸢飞共鱼跃。
向来天地本来闲,猎夫见鹿不见山。
不然堤下寒流自太古,何人曾作沂水看。
前日从公洲上语,茯苓期我能同煮。
未容只作竹洲翁,属闻汉诏求伊吕。
《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长堤静观斋舞雩亭》【宋·汪莘】凤麟敢谓皇家无,如公自合应时须。胡为返驾竹洲隐,只与高堂素壁成画图。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称家菽水欢有馀,每日乃得见颜色。大儿三十心力到,租税免教官吏逼。小儿十五天资敏,火耕水耨云未克。竹林茅屋谩读书,我正不蒙稽古力。请言竹洲胜,蕖筱相因依。红蕖未妨晚色静,翠筱解过凉阴稀。渔童樵青足驱使,夜深醉和风雨归。梦中突兀长堤横,忽觉单骑游边城。擒胡已决千里外,邯郸一枕空峥嵘。闲来静观宛殊昨,却怜蒲团坐日落。偶见始画天地心,从此鸢飞共鱼跃。向来天地本来闲,猎夫见鹿不见山。不然堤下寒流自太古,何人曾作沂水看。前日从公洲上语,茯苓期我能同煮。未容只作竹洲翁,属闻汉诏求伊吕。
https://shici.929r.com/shici/DXVuU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