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怀古之情和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
开篇“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表达了对上古圣君的怀念以及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中的“君”字含有对远古圣贤或仙境的向往,词人似乎在追问自己所仰慕之人的去向,而“孔盖逐风回”则是对自由不羁生活的一种向往。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中不得已的分别带来的痛苦。而“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则是词人在自然景观中的自我装扮,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中,“幼好奇服”指的是年轻时的美好装束,而“年老在尘埃”则是对人生易逝、终将归于尘土的感慨。
最后,“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宇宙万物共通一理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自然界的亲切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君的怀念、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