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沧海暮江汉,余怀渺兮发浩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
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朝游沧海暮江汉,余怀渺兮发浩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
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送春三首》之三。诗中以送别春天为主题,借春的离去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朝游沧海暮江汉”,描绘了春日从大海游至江汉的情景,象征着春天的流转与变化。接着“余怀渺兮发浩叹”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渐行渐远时内心的渺茫和感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天比作沉入深水的珊瑚和散去的彩云,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消失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两句,对比天上星辰的永恒与人间生活的艰难,突出了人生的不易和世事的无常。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郁的情绪,长夜难眠,灵魂孤独,忧愁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两句,通过烛龙和若木的典故,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神兽的力量,召唤太阳升起,寓意着对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强烈渴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