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风雪迟苏潜夫游玉泉不至和客韵·其二》
《舟中风雪迟苏潜夫游玉泉不至和客韵·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积阴负故腊,莽莽压天来。

白马酸冰渡,苍猊死冻灰。

祝晴频梦大,诅雨孰鞭雷。

拨闷凭毛氏,浇寒命草魁。

垂头花拥肿,裹絮衲隳颓。

看帖遮愁眼,嘘天鼓怒䰄。

青娥隔带水,负我一窗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舟中遭遇风雪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氛围与情感色彩。开篇“积阴负故腊,莽莽压天来”,以阴云密布、覆盖天地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阴霾所笼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

接着,“白马酸冰渡,苍猊死冻灰”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环境。白马在结冰的河面上艰难地渡过,而苍猊(一种传说中的兽)似乎也被严寒所困,化为灰烬。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祝晴频梦大,诅雨孰鞭雷”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渴望与无奈。频繁地祈求晴朗的天气,却无人能驾驭雷霆,呼唤雨水,却无人能发出诅咒。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无力感。

“拨闷凭毛氏,浇寒命草魁”两句,诗人借助饮酒(毛氏可能指酒)来排解心中的烦闷,用草药(草魁)来抵御寒冷。这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

“垂头花拥肿,裹絮衲隳颓”描绘了花朵在严冬中的凋零,被包裹的衣物也显得破败不堪。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衰败与人的生活境遇。

“看帖遮愁眼,嘘天鼓怒䰄”则通过动作与情绪的对比,表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愤怒。看帖遮眼,试图逃避现实的困扰;嘘天鼓怒,则是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抗议。

最后,“青娥隔带水,负我一窗梅”以美丽的女子与梅花作为结尾,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是在严冬之中,也有一份对生命之美的坚持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画面。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江上望灵石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凛太清。

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

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

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0)

芙蓉

野花能白又能红,也在天工长育中。

长对秋烟颜色好,岂知人世有春风。

(0)

西江月·其二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0)

最高楼.初月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

这神功,千万世,有谁知。甚只解、催人须鬓老。

更不算、将人情绪恼。撺掇酒,撼摇诗。

山头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

夜无眠,应笑我,怎如痴。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九兴远桥

窈窕或崎岖,不是邯郸步。

因来此凭栏,又送孤鸿去。

(0)

问鹤

鹤也来多日,今朝认笋舆。

伞斜聊引避,路转亦前驱。

俗远眼宁白,年初顶渐朱。

古囊能背否,胜用小奚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