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洛水边的景象,融合了动人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图景。开篇“一道潺湲溅暖莎”,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洛水初春的温润气息,“年年惆怅是春过”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诗人似乎在告诫别人不要说自己途经洛水之时所闻的是这般景色,因为这样的美好甚至能让深宫中的贵族也感到更加的孤独和惆怅。这里“如此”二字包含了对美景的无限赞叹,而“更多”则揭示了诗人对深宫中人无法亲历自然之美的同情。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此两句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夜幕降临时洛水边的宁静与生机。月光洒在桥下,使得河水显得格外清澈;而柳树在微风中摇曳,新绿初生的枝叶间似乎产生了波动。
最后,“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诗人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却还没有准备好将渔竿(钓鱼的工具)收起,放弃这一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不愿结束这段美好时光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水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