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耳门即事·其一》
《鹿耳门即事·其一》全文
清 / 陈梦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征帆摇曳海无波,回首沧桑一掷梭。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

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即事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内心世界。首句“征帆摇曳海无波”,以动态的画面开篇,描绘出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景象,海面平静,象征着某种稳定或平静的状态。接着,“回首沧桑一掷梭”一句,通过“回首”二字,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用“一掷梭”形象地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从此地入”暗示了多次的进入与离开,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个人经历的转折点;“安危几度险中过”则强调了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危险与不确定性,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这两句转而描述社会层面的变化,前一句“顽民革面”意味着顽固的民众开始改变态度,表现出社会风气的转变;“干戈戢”则是形容战争的结束,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后一句“诸将承恩节钺多”则可能指将领们因得到君主的恩宠而权力增加,反映了权力结构的变化。

最后,“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诗人以“书生”自比,强调自己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不变,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然手持拐杖,面对未知的未来,表达了一种对自我坚持的信念和对命运的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变化中保持自我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梦林
朝代:清

陈梦林(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风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雍正元年(1723)欲以梦林应召举孝廉,辞谢不往。同年再游台湾,数月之后离去。卒年七十六。著书五种,其中《台湾游草》、《台湾后游草》、《游台诗》一卷。
猜你喜欢

秦淮杂咏八首·其五

卖花人唱夜来香,各自凭阑斗晚妆。

何惜挥金徵北部,尽教窥玉倚东墙。

轻回响屧迎欢悄,私解明珰送别忙。

我有閒情消不得,斜风细雨耐秋凉。

(0)

述怀

痛说江城破,于今已卅年。

丹心终不改,白发幸能全。

薇蕨拌生采,衣冠敢死捐。

顽民嗤我是,论定盖棺前。

(0)

昆城湖秋泛

出湖风稳片帆抽,远远湖云泻绿油。

渡口艳蒸霜后树,橹梢寒剪镜中秋。

冲烟塔影盘乌足,拜水芦花怨白头。

如此画图须饱玩,几人知泛木兰舟?

(0)

韫玉楼坐雪

盆梅才放暗香凝,檐竹萧萧拂瓦棱。

手欲拈毫先熨火,鬟供煮茗预敲冰。

高低玉宇诸天现,缥缈红楼一晌凭。

耐取清寒还夜坐,书签丛里艳孤灯。

(0)

齐女墓

虞山秀色可餐松,齐女当年葬此中。

枯骨终为吴地鬼,招魂岂复到山东。

(0)

摸鱼儿

记相逢、少年疏俊,酒楼同载鹦榼。

擘笺笑赌旗亭句,豪气一时难压。

烧绛蜡,只少个、兜娘筝语弹银甲。琴尊趣洽。

自听雨枫桥,停云荔浦,萍迹几离合。

鲈乡去,飘渺红亭白塔。烟波如汎清霅。

樊川渐老风情减,惟有鬓丝禅榻。

歌互荅,问可胜、长安侧帽花枝插。江鸥倦狎。

定梦到西湖,山家茶熟,十里翠阴匝。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