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梅新蕊,寒凋季子裘。
抚时惊岁晚,满眼使人愁。
江路春如许,阑干泪不收。
别君从灞水,举目在扬州。
月已成孤影,花应怪白头。
数声羌笛弄,忍见坠珠楼。
又是梅新蕊,寒凋季子裘。
抚时惊岁晚,满眼使人愁。
江路春如许,阑干泪不收。
别君从灞水,举目在扬州。
月已成孤影,花应怪白头。
数声羌笛弄,忍见坠珠楼。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新蕊绽放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首句“又是梅新蕊,寒凋季子裘”以梅花的新生与季节的寒冷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无情。接着,“抚时惊岁晚,满眼使人愁”表达了诗人面对年末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忧伤。
“江路春如许,阑干泪不收”则将春意盎然的江边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接下来的“别君从灞水,举目在扬州”,通过离别的情境,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月已成孤影,花应怪白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和花朵以生命,表达了诗人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青春逝去的哀叹。最后,“数声羌笛弄,忍见坠珠楼”以羌笛的声音和即将倒塌的高楼为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离别、衰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