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端明》
《赠李端明》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洗尽烟岚见海山,池塘春草亦怡颜。

野沈犬警清宵迥,檐转堂阴白昼闲。

移镇又传三叠鼓,告庭行促百官班。

攀辕父老休相忆,总在炉锤橐籥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duānmíng
sòng / línzhòng

jìnyānlánjiànhǎishānchítángchūncǎoyán

shěnquǎnjǐngqīngxiāojiǒngyánzhuǎntángyīnbáizhòuxián

zhènyòuchuánsāndiégàotíngxíngbǎiguānbān

pānyuánlǎoxiūxiāngzǒngzàichuítuóyuèjiān

翻译
洗净雾霭见到海与山,池塘边春草也显欢快。
夜晚田野狗吠声清亮,屋檐下白天显得宁静。
调动军队传来三通鼓响,朝廷上官员匆忙集合。
乡亲们不必挂念我离去,一切都在熔炉和风箱之间。
注释
烟岚:雾气。
海山:大海和山峦。
怡颜:使人愉快。
野沈:野外沉寂。
清宵迥:深夜格外清晰。
檐转堂阴:屋檐下的阴影。
移镇:调动防务。
三叠鼓:连续三声鼓响。
告庭:朝廷公告。
百官班:官员队伍。
攀辕:拉车的绳索,引申为挽留。
父老:乡亲们。
炉锤橐籥:比喻繁重的工作或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春日景象,以及官府日常的有序与民生的安宁。首句“洗尽烟岚见海山”形象地写出春天雨后山色的清新,海山若隐若现,如同洗尽尘埃后的豁然开朗。次句“池塘春草亦怡颜”则点出池塘边春草茂盛,生机盎然,连池塘也似乎因之而显得愉悦。

第三句“野沈犬警清宵迥”,夜晚田野间犬吠声清晰悠远,增添了静谧的氛围。第四句“檐转堂阴白昼闲”描述了白天屋檐下的阴凉处,人们悠闲度日,生活节奏缓慢而平静。

第五、六句“移镇又传三叠鼓,告庭行促百官班”则转向官府场景,三声鼓响标志着官员们的日常活动开始,百官匆匆集合,显示出秩序井然。最后一句“攀辕父老休相忆,总在炉锤橐籥间”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告诉他们不必挂念官府事务,因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同炉锤橐籥(比喻政务的运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和官府生活的和谐画面,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秩序的赞美。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雪山

昼漫漫地夜漫漫,高下峰峦总一般。

身在洞然明白里,勿于明白里头看。

(0)

立雪方丈

少室门庭冷似冰,可师曾此一沉吟。

夜阑各自知寒冷,莫待齐腰三尺深。

(0)

忆母二首·其一

胞衣瓶葬海南边,匝地鲸波到眼前。

有例可攀心未稳,蒲鞋卖不直多钱。

(0)

寄随守向大夫三首·其三

无弦琴上有希声,此遇知音作證明。

不犯指端弹一曲,碧琉璃界月三更。

(0)

阆州权兄归住锦屏

归家结束盖头茅,坐看青山久不磨。

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

(0)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