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迎晓指林庐,五马逢辰政得舆。
西掖旧裁天子诏,名山今睹帝王书。
胸中霁月何明甚,笔底清风更穆如。
衮职还须补天手,徵黄那复更踌躇。
双旌迎晓指林庐,五马逢辰政得舆。
西掖旧裁天子诏,名山今睹帝王书。
胸中霁月何明甚,笔底清风更穆如。
衮职还须补天手,徵黄那复更踌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宗放所作的《次宣州太守韵(其一)》。诗中描绘了早晨迎接官员的场景,以“双旌”和“五马”象征着显赫的地位和吉祥的时刻。诗人提到“西掖旧裁天子诏”,暗示了宣州太守曾参与起草皇帝的诏令,显示出其在朝廷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赞美宣州太守的文采如同“名山帝王书”,意即他的书法高雅,如同古代帝王的手迹。
“胸中霁月”形容人的胸怀坦荡如明月,而“笔底清风”则赞美其文笔清新自然,犹如清风拂过。诗人鼓励太守继续发挥这种才华,“衮职还须补天手”,意味着他应继续以卓越的能力履行职责。最后,诗人以“徵黄那复更踌躇”表达对太守无须犹豫、勇往直前的期许,寓意其在新的职务上无需过多的顾虑,应当果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宣州太守的才情与责任感,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鼓励和期待。
萧夜清无寐。把心头、故人佳句,重新温起。
唾欬自天难收拾,断玉零珠犹记。
问当日、风流谁比。
雨雪江关原共惜,云弟兄、词赋吾惭矣。
甘俛首,深深地。一时裙屐称才子。
最伤心、晨星牢落,数来无几。
风雅犹存溪南北,似我虚名而已。
但后顾、茫茫谁继。
乱世文章天下贱,更何人、搜索穷肝肺。
九泉下,应垂泪。
绿柳红桥相并。疑道是、江南景。
驷马高轩郊外驻,不觉离亭时永。
琥珀夜光杯,莫放酒阑人醒。遥望车尘远骋。
独对孤舟清影。回忆琴尊同雅集,豪态最宜君等。
放闸一声声,流水如怜凄冷。
海样多情。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
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
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
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
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
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
频年漂泊滞江湖,慷慨悲歌碎唾壶。
名士由来羞画饼,丈夫自古志悬弧。
诚知天地方龙战,不信人才出狗屠。
沧海茫茫豪气在,私将明镜照头颅。
大江东去日西斜,身世无聊百感加。
两鬓不堪成白雪,一年容易又黄花。
人争驱逐中原鹿,我独优游下泽车。
萧瑟秋风怕凭吊,六朝金粉剩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