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样多情。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
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
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
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
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
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
海样多情。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
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
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
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
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
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
此诗《国香慢》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段异国情缘中的深情与离别之苦。词中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
“海样多情”开篇即点出情感的深广,“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则直接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描绘了恋人间的甜蜜与承诺,然而“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又透露出分离后的哀伤与无奈。词人通过“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语言不同,心意相通。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进一步深化了对恋人的同情与哀怜,将佳人比作在寒冷中依偎竹子、随波逐流的浮萍,形象地表现了她孤独无助的状态。“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则通过鸾镜破碎、鹦鹉不再啼鸣的场景,暗示了恋情的终结与回忆的消逝。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表达了词人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最后以莺啼春愁收尾,既是对恋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叹息。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异国恋情的描绘,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最柔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