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
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
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这首诗名为《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中以寻找牛的踪迹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这里的"声"可能象征着虚幻的追求或欲望的声音,"不可求"暗示这些难以真正得到;"见迹不寻牛"则强调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即看到牛的足迹就以为能找到牛本身。
"迹在牛还在"进一步说明,虽然足迹存在,但牛并未因此被束缚,它依然自由自在;"不求何自休"则劝诫人们,如果停止追求,不刻意寻找,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空性"和"放下执着"的思想,鼓励人们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解脱。
建业水,秋风动扬子。
鱼龙夜落星斗南,潮没潮生苍鹘起。
他年冠盖物具美,风吹小船入城市。
潮去不来风日死,白浪黄尘烟雾里。
中有长鱼食鳣鲔,解后食鱼何处是。
西上国门望武昌,风雨徙鱼来汉阳。
武昌鱼劳聚寒椮,太白入月鱼脑减,武昌城头鼓紞紞。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
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
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
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
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
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
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