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夜月叫荒鸡,千载唐王驻跸时。
今日翠华重过此,朝阳好听凤来仪。
荒山夜月叫荒鸡,千载唐王驻跸时。
今日翠华重过此,朝阳好听凤来仪。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题为《鸡鸣山》,通过描绘鸡鸣山在夜晚月光下的景象,以及历史上的唐王曾在此驻跸的故事,展现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的深刻感悟。
首句“荒山夜月叫荒鸡”,以“荒山”、“夜月”、“荒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荒鸡的啼叫似乎在唤醒沉睡的山林,也唤起了读者对于过往历史的遐想。接下来,“千载唐王驻跸时”,将时间拉回千年之前,唐王在此停留,赋予了这处山景以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曾经的辉煌与故事。
最后一句“今日翠华重过此,朝阳好听凤来仪”,则将视角转至当下,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翠华,本指帝王出行时的仪仗,此处借指现代的访客或后人,他们再次来到这里,仿佛能听到朝阳初升时凤凰的鸣唱,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也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融合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银汉■寒,露华风静,半钩新月微明。
烟浓桂树,乌鹊■桥成。
十二珠帘乍卷,正良霄、玉宇清莹。
相逢处,■■别绪,仙袂泪痕盈。忆长生殿里,人归何处,■■■■。
叹人间天上,总为多情。更有无端幼女,■■■、乞巧犹频。
凭栏久,佩环声杳,缥缈彩云生。
鲞鹤嫌肥,鲥羹欠脆,江豚未许同族。
巧配雌雄,常容妾媵,不仅双双比目。
半七西施乳,休忘记、沼吴心毒。
厨娘仔细调羹,莫听粉郎催促。
命薄说教拚了,恁下箸又停,几遍猜惑。
灶扫媒尘,盆倾豆水,更验红丝钗足。
黯黯江洲外,问几寸、芦芽抽绿。
斟得春醪,重歌摸鱼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