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
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
遥望昆崙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
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
遥望昆崙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名为《次鸿胪韵》。诗中描绘了秣陵(今南京)别后十三年的重逢场景,通过宴会的热闹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句“秣陵一别十三年”,简洁地勾勒出时间的跨度与离别的哀愁。接着,“许掾能开玳瑁筵”一句,以宴会的奢华与主人的热情,反衬出重逢的喜悦与感慨。接下来,“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两句,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秣陵作为六朝古都的辉煌与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肯定了在场宾客的尊贵与才华。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描绘了宴会中的生动场景,春日的乐声在金罍(古代酒器)旁响起,真气(一种象征吉祥之气)从东方的玉杖前传来,营造了一种既庄重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遥望昆仑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则以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先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与历史传承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重逢的喜悦、历史的厚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尔何不向别处栖,东飞日白足,南飞有树枝。
翱翔空中不欲堕,逋尾又向城头归。
城虽高,人亦好,三匝重来屋边绕。
不缘啄雁稗,不为唼凫藻。
鸦鸦唾骂闾里常,眷眷忠言主人告。
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
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
往来城头暂栖止,旭日又恐东方明。
九月二十六,公相纪生辰。
橙黄橘绿时候,天气暖于春。
奎画有堂辉焕,中著台星一点,长伴寿星明。
衮衮有家庆,未羡古徐卿。谢元枢,营绿野,避洪名。
六年裁剸国事,曾费几精神。
歇了傅岩霖雨,闲了孤舟野渡,旒冕合知心。
吾道苟尊尚,元不在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