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心深愧,蛾眉锁日颦。
本来倾国貌,寂寞也生春。
失节心深愧,蛾眉锁日颦。
本来倾国貌,寂寞也生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息夫人的形象与心境,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失节心深愧”,开篇即点明了息夫人内心的痛苦与自责,她因失去了贞洁而深感羞愧,这种情感源自于传统礼教对女性贞操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自己命运的反思。
“蛾眉锁日颦”,进一步刻画了息夫人外在的愁容。蛾眉紧锁,眉头紧蹙,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她的肩上,无法解脱。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眉毛比作锁住日光的枷锁,生动地表现了她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本来倾国貌,寂寞也生春。”这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息夫人的美貌,并揭示了她即便处于寂寞之中,依然能给人带来生机与希望。这里的“生春”不仅指季节的春天,更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暗示了即使在最艰难的境遇中,美与希望仍然存在,给人以鼓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息夫人形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她个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也探讨了美与人性、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情感波动和生命体验。
故人前身丁令威,去家多年今复归。
江山如旧城郭在,宗族易世邻人非。
弟妇从来未识面,升堂叙礼还相见。
呼集诸孤伯父前,举觞逐一殷勤劝。
为言夫主去从军,五载音书绝不闻。
人生有死亦何恨,最苦军籍名犹存。
丁男未大要补役,往往移文催不息。
纪录申鸣续有条,案吏无钱行未得。
期功强近希谁助,叔在旁州守坟墓。
今年两度寄声来,又作长淮幕官去。
零丁薄命止一躯,况乃累岁多艰虞。
残喘虽存食指众,自度何以全诸孤。
故人低头听说罢,不觉吞声泪盈把。
我今自是羁旅人,有策安能救孤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