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愤》
《感愤》全文
清 / 王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

志士虚捐年力壮,诸公深负国恩瀼!

浮沉身世空搔首,锦绣江山枉断肠。

却笑汉家缘底事,黄金独不赎王嫱?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感愤》表达了对战乱动荡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首句“初传烽火照辽阳”描绘了烽火狼烟的紧急情境,暗示了边疆的战事波及到了辽阳这一地区。接着,“忽见干戈满故乡”将战火迅速蔓延至国内,触动了诗人的家乡情怀,流露出对亲人的担忧。

“志士虚捐年力壮”表达了壮志未酬的志士们在战争中白白消耗了青春与力量,而“诸公深负国恩瀼”则批评当权者未能妥善保护国家和人民,辜负了国家的重托。诗人感叹自己身世浮沉,只能徒然挠头,面对锦绣江山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悲痛。

最后两句“却笑汉家缘底事,黄金独不赎王嫱?”以典故反问,借用汉朝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讽刺朝廷为何不能用黄金赎回被困的女子,来换取和平,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决策的质疑,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患意识。

作者介绍

王松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元旦二首·其二

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0)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三

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

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阳山独采苓。

破睡雪花茶满碗,慰怀春色酒盈瓶。

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

(0)

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釜土人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赋此四韵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

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0)

暮春

雕巧春风弄物华,有春无巧是天涯。

鸠鸣近似见桑叶,村暗全然无杏花。

(0)

即事二首·其二

雨和山色得能好,风揽梅花个样香。

本是吴侬归不早,青鞋天遣踏诸方。

(0)

五更霜寒拥被不寐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

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