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岁消寒约,寻常事亦乖。
覆樽难滴酒,入市欲抽钗。
气尽阳当复,天空化许排。
奈何良夜醉,犹不忘俞斋。
隔岁消寒约,寻常事亦乖。
覆樽难滴酒,入市欲抽钗。
气尽阳当复,天空化许排。
奈何良夜醉,犹不忘俞斋。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的《冬至(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以及在特殊情境下的微妙情绪。
"隔岁消寒约",诗人以冬至为纽带,回忆过去一年的时光,暗示着冬至不仅是季节更替,也是对往昔的怀念和期待。“寻常事亦乖”,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节日的约定形成对比,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偏离常态的情绪。
“覆樽难滴酒,入市欲抽钗”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却因心情沉重而难以举杯,甚至在街上行走时都有心生退意的场景,展现了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气尽阳当复,天空化许排”暗含着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同时也寓言着人生的困境终将过去,希望在困境中寻找一线生机。
最后,“奈何良夜醉,犹不忘俞斋”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醉酒的夜晚,仍然无法忘怀内心的牵挂和对友人的思念,俞斋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某个特定的人,他的存在让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孤独和思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冬至这一节日,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汉法在彝鼎,三章岂不严。
奸宄恣暴乱,官刑废舂钳。
未若箕山翁,顽夫偃风廉。
予惭斯人徒,为容善谦谦。
驱民陷之辟,淫刑视齐歼。
处事禁太速,宜犴非为淹。
丹书对妇泣,职死夫何嫌。
专诛逮垂尽,吾辜倍相兼。
曾闻邹鲁间,礼义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绛水惊闾阎。
念此一叹息,归来赋陶潜。
南山信崇极,能无刺岩瞻。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