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
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
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
想从容,奏对明光,香烟细裛。驰玉勒。行紫陌。
返第宅。召宾客。
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
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
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
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
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
想从容,奏对明光,香烟细裛。驰玉勒。行紫陌。
返第宅。召宾客。
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
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
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
这首《帝台春》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樵方伯入京述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官场的庄严与和谐,以及文人雅士间的深厚情谊。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开篇即以“幢葆”、“戟”等皇家仪仗象征竹樵方伯的尊贵身份,同时“迢迢”二字则描绘出其远行的壮阔景象。接着,“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通过早梅的开放,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寓意着竹樵方伯在旅途中的喜悦与轻松心情。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
“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这里运用了“觚棱”、“金阙”等宫廷建筑的象征,强调了竹樵方伯即将接近京城的庄严肃穆感。同时,“宫漏”、“鹭鹓祥集”则进一步烘托出宫廷的宁静与祥和,以及文官们的和谐共处。这一段描绘了竹樵方伯进入京城后的场景,既有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也有对和谐氛围的赞美。
“驰玉勒。行紫陌。返第宅。”“驰玉勒”、“行紫陌”描绘了竹樵方伯在京城内的行进过程,玉勒代表了高官的坐骑,紫陌则是京城内繁华的道路,这两句既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也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返第宅”则暗示了他回到自己的住所,预示着接下来的活动将更加私密和放松。
“召宾客。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这一段描述了竹樵方伯在京城期间的社交活动,邀请宾客来访,再次体验帝都的繁华与美丽。元宵过后的大好时光,不仅有莺歌燕舞的春日景象,还有与宾客共享的欢聚时刻,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生活情趣。
“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温纶”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这里表达了竹樵方伯受到皇帝恩赐的荣耀与感激之情。前后主恩四持节,则意味着他在仕途上得到了多次的提拔与信任,体现了其政治生涯的辉煌成就。
“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最后两句点明了竹樵方伯与来自江南的宾客再次相聚,共同吟诗作赋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帝台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竹樵方伯入京述职的过程,也深刻地反映了清代官场的风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权力、荣誉与友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