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
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听元规琴》,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音乐美的独特理解。开篇“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万物虽然存在,但并无纷扰之声,这正是诗人通过听琴体验到的内心世界,那种宁静超脱于世俗喧嚣。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表明古人通过弹奏琴瑟来寻找和谐与美,而今人则是在心中追求那种境界。诗人强调了内在体验的重要性,音乐不仅是耳朵能听见的声音,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共鸣。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其中水流激荡,声响如同击打岩石,而那清凉的风在高高的岛屿上弥漫着秋天的气息。这些意象通过对比和联想,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境。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则是诗人在此种氛围中所体验到的喜悦之情。在这份静谧美好的音乐陪伴下,诗人仿佛与宇宙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共同享受着这个世界的绝妙风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琴一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之美、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之和谐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