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战度天山,寂寞空闺独掩关。
鸿雁书回何日到,犬羊巢尽几时还。
窗前花落青春晚,户外莺啼白昼闲。
为语封侯须及早,风尘容易鬓毛斑。
十年征战度天山,寂寞空闺独掩关。
鸿雁书回何日到,犬羊巢尽几时还。
窗前花落青春晚,户外莺啼白昼闲。
为语封侯须及早,风尘容易鬓毛斑。
这首明代诗人王直的《邻有戍将未归观其家人寄书为述所怀》描绘了一位长期在外征战的戍将及其家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十年征战度天山”,展现了戍将在边疆艰苦卓绝的生活,时间跨度长,路途遥远。接着,“寂寞空闺独掩关”写出了家中妻子的孤独与期盼,闺门紧闭,等待着丈夫的归期。
“鸿雁书回何日到”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妻子对远方戍将音信的渴望,暗示了通信的艰难和等待的漫长。“犬羊巢尽几时还”则寓言化地表达了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期盼,希望边境安宁,家人团聚。
“窗前花落青春晚,户外莺啼白昼闲”通过描绘春光流逝和白天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家中的寂寥和时光的悄然流逝。最后两句“为语封侯须及早,风尘容易鬓毛斑”,以告诫的口吻,劝诫戍将早日建功立业,因为战乱频繁,岁月不待人,容易让青春消逝,容颜老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戍将的担忧,又有对家庭团聚的期盼,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
木落山明,暮江碧,楼倚太虚寥廓。
素手飞觞,钗头笑取,金英满浮桑落。
鬓云慢约。
酒红拂破香腮薄。
细细酌。
帘外任教、月转画阑角。
当年快意登临,异乡节物,难禁离索。
故人远、凌波何在,惟有残英共寂寞。
愁到断肠无处著。
寄寒香与,凭渠问讯佳时,弄粉吹花,为谁梳掠。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
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於酒。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
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
银塘。
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
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
莲房。
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
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
凄凉。
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
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
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
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
太守无限行歌意。
拥麾幢、光动珠翠。
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
控宝马、耀貔貅千骑。
银烛交光数里。
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
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
便趁早、占通宵醉。
缓引笙歌妓。
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