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历络路萦回,松叶柴门午未开。
清景偏于尘世隔,何人肯到白云来。
逃虚久矣成真懒,卧病居然阻此杯。
幽意道人须领略,暮林啼鸟莫相催。
野泉历络路萦回,松叶柴门午未开。
清景偏于尘世隔,何人肯到白云来。
逃虚久矣成真懒,卧病居然阻此杯。
幽意道人须领略,暮林啼鸟莫相催。
这首明代朱浙的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景象。首句"野泉历络路萦回",通过描绘山间泉水蜿蜒曲折地流过小径,展现了山间的自然之美和路径的曲折难寻,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松叶柴门午未开"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午时分门扉紧闭,反映出主人的淡泊与避世。
"清景偏于尘世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以及山中清景的独特魅力,仿佛与世俗生活隔离,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会前来。"何人肯到白云来"借问谁能体会这种远离尘嚣的心境,流露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逃虚久矣成真懒"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世俗的劳顿,心境趋于淡泊,连应酬之事也觉得懒怠。然而,"卧病居然阻此杯"又透露出一丝无奈,暗示身体状况不佳,使得诗人无法尽情享受这山中的清趣。
最后两句"幽意道人须领略,暮林啼鸟莫相催",诗人以道人的身份自比,强调要深刻领悟并享受这份山林幽意,同时劝告林中的鸟儿不必因他的病情而催促他离开这宁静的世界。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疏离感。
闽藩大府多从事,延陵公子非凡吏。
簿书八郡览清名,刀笔千人让初试。
南宫今去考功名,迢递河山入帝京。
画省堂中拜方伯,丽樵门外别同声。
纷纷祖道螺江口,午日蝉声市门柳。
丹荔高堆玛瑙盘,玉壶满载葡萄酒。
官船击鼓离歌发,一片炎云海波阔。
彭蠡惊心楚树秋,白门买笑吴门月。
西游毕竟沐恩多,应与群公接佩珂。
若对韩休高待诏,道予问讯今如何。
宽则得众理不易,居上不宽何足观。
明察谓能别善恶,察察为明明亦昏。
知人善任古所重,用人不疑乃至言。
有天下者视其量,意度阔略为本根。
圣资聪睿愿勿用,涵盖天地苏元元。
此理至深孰能解,责难敢以陈至尊。
三十年来丧耆旧,天下弹琴水云叟。
犹疑侠气世间无,自说蹉跎晚何有。
汉宫华丽阴贵人,臣忝近岁居宫门。
东观初令习书史,宝诏再直行丝纶。
熙明殿中早朝罢,仗内玉辇扶皇君。
昭容传诏促侍燕,屏弃旧乐嫌缤纷。
调弦始学凤凰语,度曲便觉声有神。
银山千片潮捲雪,天马万匹风驱云。
龙颜正色动一笑,锦幄劝醉葡萄春。
今时富贵眼看尽,异域飘零心尚存。
流传弟子竟谁在,散落江湖嗟独闻。
人生底用誇长健,白首青衫泪如线。
尊前指法斗呼韩,玉腕香馀梦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