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风》
《大风》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万窍轩轩渐怒号,坐来浑怕屋山摇。

洞庭曾听咸池乐,吴会饱闻沧海潮。

此地风声真有似,残春人意正无聊。

云师又洒天街雨,明日千宫好上朝。

(0)
翻译
万千孔窍愤怒地呼啸,坐在这里只担心房屋山峦摇晃。
在洞庭湖曾聆听过天籁般的咸池音乐,吴越之地也饱听过汹涌的沧海潮声。
此处的风声确实像那残春时节,人们的心意正感到空虚无聊。
云师又在天街上洒下细雨,明天皇宫里的朝会想必会顺利进行。
注释
万窍:形容众多孔窍。
轩轩:形容声音宏大。
怒号:大声呼啸。
浑:完全,非常。
屋山摇:房屋和山似乎都在摇动。
咸池乐:古代传说中的天籁之音,象征着祥瑞。
吴会:指吴越地区。
沧海潮:大海的潮汐,象征宏大壮观。
风声真有似:风声听起来就像。
残春:春季将尽的时候。
人意:人们的心情。
无聊:空虚无趣。
云师:对云的尊称,这里可能指风雨之神。
天街雨:天空中落下的雨。
明日:明天。
千宫:众多宫殿。
好上朝:适合上朝的好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大风,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万窍轩轩渐怒号"一句,以拟声词"轩轩"形容狂风之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强烈的氛围。"坐来浑怕屋山摇"则从人物情感转换为客观场景的描绘,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与恐惧。

接下来的两句"洞庭曾听咸池乐,吴会饱闻沧海潮",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上著名的宴会和壮观的景象,以此来强调当前大风所带来的非凡体验。"此地风声真有似,残春人意正无聊"则转向内心感受,指出在这样的季节与环境中,人的情绪也随之变得烦躁和不安。

最后两句"云师又洒天街雨,明日千宫好上朝",通过神话中的“云师”来形象地表达风雨即将到来的景象,并以此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变化与希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情感起伏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禹穴

百尺苍坚穴翠岚,天痕非擘亦非镵。

先王图史谁分掌,后世疏慵不复探。

定有龙虬蟠寂寂,何如苔藓乱鬖鬖。

老师更说神灵事,只读高碑去未甘。

(0)

上湖

舟车出阛阓,暂觉脱樊笼。

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

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

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

(0)

梅花·其二

从来造化有何私,自是梅花南北枝。

只为北枝太寒苦,东君消息故应迟。

(0)

和李太白把酒问明月歌

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

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

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

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

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

上下通透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见李白携月到夜郎,一洗瘴天尽入冰壶里。

(0)

咏史·其四曹丕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

父事邢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0)

咏史.苻登

南安怒气塞长安,羌运如氐泪暗潸。

舍却存亡论理义,江东不似马毛山。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