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
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
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
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
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
上下通透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见李白携月到夜郎,一洗瘴天尽入冰壶里。
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
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
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
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
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
上下通透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见李白携月到夜郎,一洗瘴天尽入冰壶里。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人生能几月圆时”感叹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如同月亮圆满之时的稀少。接下来,“歌之舞之复蹈之”描绘了与朋友欢聚歌舞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热烈。
“月为一人我成三”运用夸张手法,表示月光下诗人与友人仿佛化为三人,共享欢乐。青州从事的典故则增添了饮酒作乐的意趣。四人相聚,无缺无憾,直到天明,体现出深厚的友谊和尽情畅饮的豪情。
“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暗指月夜下的宁静与壮丽,山河星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人间琐事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采石已来五百春”则借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跨度,强调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最后,诗人以李白的典故收尾,李白带着月色去往夜郎,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高和净化心灵的力量。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