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景方促,下岭路微平。
地瘦竹无叶,风乾茅有声。
客游空自叹,归计与谁评。
尚喜长亭下,云穿夕照明。
穷冬景方促,下岭路微平。
地瘦竹无叶,风乾茅有声。
客游空自叹,归计与谁评。
尚喜长亭下,云穿夕照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井研道中》。诗中描绘了冬季山岭之下的景象,虽然天气寒冷,但诗人并未沉浸于凄凉之中。他观察到尽管地面贫瘠,竹子已经失去了叶子,显得更加清瘦;风干的茅草在寒风中发出瑟瑟声响,增添了季节的肃杀气氛。
诗人身处异乡,感叹客居他乡的孤独,无人可以分享他的归乡之志。然而,他仍然能在长亭之下看到夕阳穿透云层,带来一丝明亮,这让他感到一丝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冬季旅途中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家乡和温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