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
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
真容杳难觏,望断天九重。
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
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
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
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
真容杳难觏,望断天九重。
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
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
这首诗《龙图》由明代诗人唐璧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龙这一神话生物的神秘与力量,以及它与人间福祉的紧密联系。
首句“昆仑产灵物,变化何其雄”开篇点题,将龙置于昆仑山这一神圣之地,暗示其非凡的起源与不凡的能力。接着,“轰訇雷电飞,浩宕风云从”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描绘龙的活动,雷电与风云的跟随,不仅展现了龙的强大,也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真容杳难觏,望断天九重”则进一步强调了龙的神秘与难以捉摸,即使仰望天际也无法完全窥见其真貌,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接下来,“不能批逆鳞,何以抒吾忠”一句,借龙的特性隐喻忠诚与正义,表达了对忠诚与正直的赞美和追求。
最后,“愿言沛膏泽,四海歌年丰”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丰收的美好愿望,希望龙能带来丰沛的雨水,滋润大地,使四海之内皆歌颂丰年的喜悦。整首诗通过龙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神话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忠诚正义的坚守。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