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城望匡山》
《吴城望匡山》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十年归梦积,一望白云乡。

山近江流缓,天空霜夜长。

明朝彭蠡水,向夕古松堂。

老大深为计,风波不可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首句“十年归梦积”,点明了诗人离家之久,归心似箭,十年的思乡之情在梦中累积,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绪。接着,“一望白云乡”一句,将家乡比作白云缭绕的地方,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向往。

“山近江流缓,天空霜夜长”两句,通过描绘接近家乡的山峦和缓缓流动的江水,以及夜晚天空中的霜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明朝彭蠡水,向夕古松堂”则进一步展开想象,预想第二天清晨站在彭蠡水边的情景,以及傍晚时分回到古松堂的场景。彭蠡水和古松堂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前者可能代表了家乡的河流,后者则可能是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或居住地,通过这两个地点的描述,诗人将对家乡的思念具象化。

最后,“老大深为计,风波不可忘”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对家乡的思念却愈发深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生活的风浪和世事的变迁。这两句既有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翁心吾赵太傅门下客也

风尘谁复识王孙,肝胆逢人不忍论。

高谊久知翁仲孺,雄心曾傍赵平原。

千金片语能酬士,一剑长怀未报恩。

若过金台休吊古,秋来芳草正销魂。

(0)

送韩叔捷太守觐还皖城兼怀林郡丞春池孙别驾古塘得二萧即席赋

西山晴色照行镳,蹀躞春风五马骄。

南国褰帷汤沐重,东方赐履玺书遥。

乡心不尽云千叠,别绪那堪柳万条。

为语风流庾楼客,王孙芳草可能招。

(0)

辛未冬闰宝安黎宗瀚先辈过访西园留诗未及投辖用来韵答之

客渡双流上,花迎一壑中。

来看娟娟竹,遥呼点点峰。

江湖悬阙北,身世避墙东。

却喜琼瑶赠,何时尊酒同。

(0)

甲子秋日入邓玄度镜园得诗十章次杜少陵过何氏山林韵乙丑春正月重入镜园复次少陵重过何氏山林二十韵得诗五章·其五

把臂复今日,入林从去年。

池开环玉溜,奁满晕珠泉。

松菊已成径,丝麻亦有田。

千秋自光焰,不必冷灰然。

(0)

辛酉寒食苦雨·其二

闰馀百五节,阴曀两三旬。

绿暗花容靥,枝垂柳眼颦。

更怜泼火雨,妒杀惜春人。

怪底愁霖者,趋炎态日新。

(0)

望麻姑山

久忆麻源胜,停镳欲振衣。

遥看霞散绮,已觉翠成围。

王事嗟伊阻,游人赋式微。

不能移杖履,清梦独依依。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