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忆麻源胜,停镳欲振衣。
遥看霞散绮,已觉翠成围。
王事嗟伊阻,游人赋式微。
不能移杖履,清梦独依依。
久忆麻源胜,停镳欲振衣。
遥看霞散绮,已觉翠成围。
王事嗟伊阻,游人赋式微。
不能移杖履,清梦独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麻源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前往的遗憾。首句“久忆麻源胜”,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麻源山美景的怀念。接着,“停镳欲振衣”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准备启程前往麻源山时的动作,既有期待也有紧张。
“遥看霞散绮,已觉翠成围。”这两句通过视觉描写,将麻源山的景色刻画得如诗如画。远处的霞光如同五彩的锦缎,而山色则仿佛绿色的屏障,包围着一切。这种色彩与形态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憧憬。
然而,接下来的“王事嗟伊阻,游人赋式微”两句,情感转向了低沉。诗人感叹于公务繁忙,无法实现前往麻源山的愿望,只能以《式微》之歌来表达心中的无奈和失落。《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常用来表达对现状不满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能移杖履,清梦独依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遗憾之情。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实现前往麻源山的心愿,只能在梦中与之相遇。这里的“依依”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麻源山的深情,也流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局限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