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二》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二》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古风

藕花分房菱出角,瓜实累累蔓篱落。

稻田水多翁不愁,日抱筠筐晒山药。

清溪濯暑生布裳,石薷煮透山泉香。

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

(0)
注释
藕花:荷花。
分房:盛开。
菱:菱角。
出角:生长。
瓜实:瓜藤上的果实。
累累:挂满。
蔓篱落:蔓延在篱笆上。
稻田:稻田。
翁:农夫。
不愁:无忧无虑。
筠筐:竹编的筐子。
晒:晾晒。
山药:指薯蓣或山药等根茎作物。
清溪:清澈的小溪。
濯暑:洗涤炎热。
生布裳:自然晾干的衣物。
石薷:一种草本植物,可做清凉饮料。
煮透:煮得非常香。
山泉:山泉水。
涯南:南边的河岸。
老屋:老房子。
颇宜:很适合。
夏:夏季。
草窗:用草编织的窗户。
瓦枕:瓦制的枕头。
松风:松树下的微风。
翻译
荷花盛开菱角生,瓜藤满架挂满果。
稻田水满农夫乐,每日提篮晒山药。
清溪洗涤夏日热,石蕊煮沸山泉香。
南边老屋好避暑,草窗瓦枕伴松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图景。藕花、菱角和瓜果的描述,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生长的美好。稻田充满水分,显示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良好,农人无需为此忧愁,而是悠闲地晒制山药,透露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清溪中的人们在炎热中洗涤身体,用布裳遮体,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石薷煮食则是对当地野味食品的享用,以及山泉水质之纯净的写照。

最后两句“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则描绘了一个适合夏日居住的老屋情境。窗户用草编织而成,枕头是瓦片,整个空间充满了松风之凉爽,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一种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中平凡事物的细致观察与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壬辰春试终场王德循置酒登月阁邀丁希韩甚欢夜分方罢

宝炷芬敷散瑞烟,月移花影上栏杆。

角声又报梅花弄,只恐归时夜更寒。

(0)

偶题六绝·其五

不觉六月初八日,还是去年瓜熟时。

鞭藉竟谁能致曲,定自昭昭终可期。

(0)

江西庄上久雨

去秋欲雨不得雨,今春望晴还未晴。

蝼蚁尚知为自便,强将私意与天争。

(0)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迢迢山路永,漠漠晓风昏。

雨歇鸠呼妇,年丰稻有孙。

旅怀悲暮齿,野饭寄前村。

只恐今宵梦,凭谁续断魂。

(0)

送宣上人游方

七轴莲经诵已通,定将何事作家风。

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

金臂见时犹是妄,玉毫光处未为功。

路头全记文殊指,须着工夫子细穷。

(0)

走笔赠报宁老

半山老人笔如椽,落笔直欲拿云烟。

东亭右军不复见,龙跳虎卧谁争先。

姑溪六月汗流水,邂逅清风顿如洗。

他时问法到山前,应许神光得吾髓。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