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桃李尽成蹊,夹岸晴沙送马蹄。
远水落霞萧寺外,孤峰残雪断桥西。
阑干半倚青林出,睥睨遥看碧树齐。
小扇轻罗歌未阕,楼船已到百花堤。
缤纷桃李尽成蹊,夹岸晴沙送马蹄。
远水落霞萧寺外,孤峰残雪断桥西。
阑干半倚青林出,睥睨遥看碧树齐。
小扇轻罗歌未阕,楼船已到百花堤。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一幅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联“缤纷桃李尽成蹊,夹岸晴沙送马蹄”以桃李盛开、路径蜿蜒起笔,接着描绘了晴朗沙滩上马蹄踏过的情景,既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热闹氛围。
颔联“远水落霞萧寺外,孤峰残雪断桥西”转而描写远方的景色,远处的水面映衬着夕阳下的晚霞,与寺庙相映成趣;而孤峰上的残雪则与断桥形成鲜明对比,勾勒出冬日的静谧与冷峻。
颈联“阑干半倚青林出,睥睨遥看碧树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环境,半倚的栏杆、青翠的树林、远处整齐排列的碧树,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意境。
尾联“小扇轻罗歌未阕,楼船已到百花堤”则以动态收束全篇,小扇轻摇,歌声未尽,却见楼船已驶至百花堤畔,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的享受融为一体,展现了西湖边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老何殁后吟声绝,虽有郎官不爱诗。
无复篇章传道路,空流风月在曹司。
长嗟博士官犹屈,亦恐骚人道渐衰。
今日闻君除水部,喜于身得省郎时。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
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
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
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
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
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
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