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长恨春归晚,及到春来又恐残。
今日摧颓萧寺里,闭门一任岁将阑。
昔年长恨春归晚,及到春来又恐残。
今日摧颓萧寺里,闭门一任岁将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立春偶题》。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春天到来的复杂情感。
“昔年长恨春归晚,及到春来又恐残。”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岁月匆匆而过的惋惜,以及面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同时,又担忧其短暂易逝。诗人通过这些字眼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无常的深刻感慨。
“今日摧颓萧寺里,闭门一任岁将阑。”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破败的寺庙中度过春天的情景。这里的“摧颓”形容古寺的荒废,“萧寺”则增加了一种静谧与孤寂的氛围。而“闭门一任岁将阑”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选择在这个春天的尾声里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张嵲借景抒情,以个人小我的角度去思考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个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是这首诗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坡翁作古人,老可已陈迹。
谁言古今人,才能不相及。
伟哉太常人中英,笔端造化何其精。
传得声名满天下,世人翻视文苏轻。
琴川隐君天下士,读尽诗书不求仕。
高节清风似此君,太常写赠非无意。
家藏此君三十年,隐君虽休子能传。
传来亦有父风节,携此索我题诗篇。
袁丹阳,王子猷,为爱此君名声流。
君家父子德与此君侔,我为作诗传千秋。
昔有东门吴,子死无忧情。
又有卜子夏,哭子乃丧明。
古人失子同切已,哭与无忧不相比。
千载斯文较是非,东门知命卜昧理。
君家翩翩好凤毛,一朝径赴琼楼招。
双亲哭子兄哭弟,满堂泪雨长悲号。
人生百年如梦觉,此身朝夕亦难料。
三槐五桂终尘灰,子女存亡何足道。
君方与国为栋梁,莫因无益空毁伤。
且与故人同一醉,明遣玄夫问苍苍。
商山郁嵯峨,中有三秀芝。
四皓此避秦,采撷充其饥。
清泉白石境幽旷,长日消尽松阴棋。
嬴网高张正流毒,冥鸿矫翼安能羁。
一朝轵道口衔璧,万方耿耿炎精赤。
据床嫚骂溺儒冠,岩穴深藏甘敛迹。
谁知衽席间,以爱迷至公。
国本将遂移,母后计亦穷。
伟哉留侯建奇策,礼币直走商山中。
翩翩乃偕来,愿为太子死。
赤帝见之惊,公胡至于此。
把酒相看意惨悽,黄鹄歌残泪如水。
一出重九鼎,汉业安如山。
拂衣不受万钟禄,为乐孰似商山间。
高风杳邈仰图画,名与兹山同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