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天乐.七夕》
《齐天乐.七夕》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斜河界破向思路,情波一痕秋小。

睡脸新开,愁鬟旧亸,料是云軿倒了。病愁多少。

合付与凉飙,一齐吹扫。

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从来艳宵易晓。

再填桥几度,乌鹊应老。

耕织神仙,别离夫妇,未必天孙真巧。屏山坐悄。

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

(0)
鉴赏

这首《齐天乐·七夕》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易顺鼎所作,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斜河界破向思路",开篇即以银河喻指时间的流转,暗示思绪被银河划破,引发思考。"情波一痕秋小",将情感比作秋水微澜,细腻地描绘出淡淡的忧愁。接下来,"睡脸新开,愁鬟旧亸",通过描绘女子的睡颜和慵懒的发髻,传达出一种慵懒而又带愁的情绪。

"料是云軿倒了",运用神话中的云车(仙人的交通工具)倒翻的意象,寓言人生的颠簸与失落。"病愁多少",直接表达词人的病态之愁,希望借凉风将其吹散。"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感叹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

"从来艳宵易晓",暗示七夕之夜的短暂,"乌鹊应老"则以乌鹊填桥的传说,暗指岁月催人老。"耕织神仙,别离夫妇",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离别之苦。"未必天孙真巧",对天孙(织女)的巧手表示怀疑,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屏山坐悄",描绘词人独自静坐的情景,"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暗示季节更迭,时光匆匆,让词人感到寒冷。最后,"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以墙角的幽花和疏雨,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收束全词,留下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景象的描绘,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