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河界破向思路,情波一痕秋小。
睡脸新开,愁鬟旧亸,料是云軿倒了。病愁多少。
合付与凉飙,一齐吹扫。
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从来艳宵易晓。
再填桥几度,乌鹊应老。
耕织神仙,别离夫妇,未必天孙真巧。屏山坐悄。
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
斜河界破向思路,情波一痕秋小。
睡脸新开,愁鬟旧亸,料是云軿倒了。病愁多少。
合付与凉飙,一齐吹扫。
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从来艳宵易晓。
再填桥几度,乌鹊应老。
耕织神仙,别离夫妇,未必天孙真巧。屏山坐悄。
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
这首《齐天乐·七夕》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易顺鼎所作,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斜河界破向思路",开篇即以银河喻指时间的流转,暗示思绪被银河划破,引发思考。"情波一痕秋小",将情感比作秋水微澜,细腻地描绘出淡淡的忧愁。接下来,"睡脸新开,愁鬟旧亸",通过描绘女子的睡颜和慵懒的发髻,传达出一种慵懒而又带愁的情绪。
"料是云軿倒了",运用神话中的云车(仙人的交通工具)倒翻的意象,寓言人生的颠簸与失落。"病愁多少",直接表达词人的病态之愁,希望借凉风将其吹散。"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感叹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
"从来艳宵易晓",暗示七夕之夜的短暂,"乌鹊应老"则以乌鹊填桥的传说,暗指岁月催人老。"耕织神仙,别离夫妇",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离别之苦。"未必天孙真巧",对天孙(织女)的巧手表示怀疑,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屏山坐悄",描绘词人独自静坐的情景,"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暗示季节更迭,时光匆匆,让词人感到寒冷。最后,"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以墙角的幽花和疏雨,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收束全词,留下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景象的描绘,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