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
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
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
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
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
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
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
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伯起不就公车杜门著书寄此致羡》。诗中描绘了主人公放弃官场,选择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开篇即点明主题,主人公辞官归隐,甘愿过上隐居的生活,对自由的追求溢于言表。颔联“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描述主人公在隐居生活中,以柿叶为纸,模仿晋代书法大家的风格书写,以及在桃花盛开之地种植桃树,不避秦时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颈联“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则通过湖海和烟波的意象,强调主人公虽身处隐居之地,但心中仍怀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如同竹帛记录历史一般,他的思想和情感不会被遗忘。尾联“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以倦夫自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以“争似元无入梦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真正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和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的独特思考。
客馈曲君殊太虐,清明大醉鸬鹚杓。
举杯问花花不言,酒正使人人可怜。
春阴细雨苔径滑,仓庚欲唤枯桐发。
夜读窗前万卷书,朝看室内釜游鱼。
李杜声名烛天表,当时际遇何草草。
制科只重宋儒疏,子虚长杨向谁赋。
高才名德惟王公,一言落笔蛇为龙。
亦知肉食非长虑,纷纷都向此中去。
青衿才士狂且贫,白眼少年目摄人。
春风花柳年年路,埋没英雄不知数。
平津阁废空落霞,谁能干谒王孙家。
县官督税如哮虎,蓬鬓萧萧坐环堵。
篱脚疏篁无力种,床头雄剑强起舞。
不如典衣沽酒酣青天,目送碧桃花下钓鱼船。
白日照吴戈,青天溅丹血。
冤语不可闻,冤魂向谁雪。
入地成野燐,千年永难灭。
赵坑平地起,秦屠当时发。
不知皇天意,何用此酷烈。
肇乱者为何,司命罔昭察。
牧者饥牛羊,牛羊触而咥。御人箠骐骥,骐骥亦踶?。
江湖虽浩荡,无风岂掀揭。
岩峦固倾敧,雷震乃崩压。
吾欲叩帝阍,狰狞守双阙。
吾欲诉苍昊,何由上虹霓。
兀坐泪淫淫,搦管气填咽。
与君握别当春风,可惜东华试灯夜。
对酒惆怅秋碧空,落日无多在帘下。
山川图画正满眼,中有扁舟去如泻。
清波滟滟疑当湖,烟树摇空布帆亚。
君行俨入图画中,活水轻风不须借。
寄语承明一辈贤,但说荣名举手谢。
坐拥小妾看添丁,潇湘琴书倚田舍。
山中意趣人少知,此味依稀如食蔗。
抛却官书真自閒,任取狂吟岂堪怕。
送君令我生愧心,杜宇春深向人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