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馈曲君殊太虐,清明大醉鸬鹚杓。
举杯问花花不言,酒正使人人可怜。
春阴细雨苔径滑,仓庚欲唤枯桐发。
夜读窗前万卷书,朝看室内釜游鱼。
李杜声名烛天表,当时际遇何草草。
制科只重宋儒疏,子虚长杨向谁赋。
高才名德惟王公,一言落笔蛇为龙。
亦知肉食非长虑,纷纷都向此中去。
青衿才士狂且贫,白眼少年目摄人。
春风花柳年年路,埋没英雄不知数。
平津阁废空落霞,谁能干谒王孙家。
县官督税如哮虎,蓬鬓萧萧坐环堵。
篱脚疏篁无力种,床头雄剑强起舞。
不如典衣沽酒酣青天,目送碧桃花下钓鱼船。
客馈曲君殊太虐,清明大醉鸬鹚杓。
举杯问花花不言,酒正使人人可怜。
春阴细雨苔径滑,仓庚欲唤枯桐发。
夜读窗前万卷书,朝看室内釜游鱼。
李杜声名烛天表,当时际遇何草草。
制科只重宋儒疏,子虚长杨向谁赋。
高才名德惟王公,一言落笔蛇为龙。
亦知肉食非长虑,纷纷都向此中去。
青衿才士狂且贫,白眼少年目摄人。
春风花柳年年路,埋没英雄不知数。
平津阁废空落霞,谁能干谒王孙家。
县官督税如哮虎,蓬鬓萧萧坐环堵。
篱脚疏篁无力种,床头雄剑强起舞。
不如典衣沽酒酣青天,目送碧桃花下钓鱼船。
这首诗《醉言》由明代诗人陈来章所作,以酒醉为引,抒发了对人生、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开篇“客馈曲君殊太虐”,以酒宴的场景开始,暗示了宴会的不愉快或主人的过分苛责,引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清明大醉鸬鹚杓”一句,通过描述大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态。随后,“举杯问花花不言,酒正使人人可怜”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儿与人的感情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
“春阴细雨苔径滑,仓庚欲唤枯桐发”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的静谧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生机与枯萎对比,隐喻人生的兴衰更迭。“夜读窗前万卷书,朝看室内釜游鱼”则展示了诗人勤奋读书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
“李杜声名烛天表,当时际遇何草草”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制科只重宋儒疏,子虚长杨向谁赋”则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偏见,以及文人创作的困境。
“高才名德惟王公,一言落笔蛇为龙”赞美了那些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王公贵族,同时也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亦知肉食非长虑,纷纷都向此中去”表达了对权力阶层的讽刺,认为他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考虑。“青衿才士狂且贫,白眼少年目摄人”描绘了青年才俊的处境,既有才华又有理想,却因贫困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而受到冷遇。
最后,“春风花柳年年路,埋没英雄不知数”感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沉浮,表达了对时间无情、英雄易逝的感慨。“平津阁废空落霞,谁能干谒王孙家”以平津阁的废弃比喻社会风气的败坏,表达了对权贵阶层的无奈与讽刺。“县官督税如哮虎,蓬鬓萧萧坐环堵”描绘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篱脚疏篁无力种,床头雄剑强起舞”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挣扎。“不如典衣沽酒酣青天,目送碧桃花下钓鱼船”则是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酒醉中暂时忘却烦恼,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酒醉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