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鹿田三洞》
《游鹿田三洞》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野性平生酷爱山,好山不厌绝跻攀。

感时又见三春暮,乘兴聊同一日闲。

云出岫时迷古洞,鹿耕田处认禅关。

自怜扰扰尘埃里,眼底欣逢水石环。

(0)
翻译
我生性酷爱大自然,对高山从不感到厌倦,总喜欢攀登。
每当感慨时光流逝,又到了春天的末尾,便乘着兴致暂且放空一天。
云雾缭绕,仿佛迷失在古老的洞穴中,鹿儿耕田的地方疑似通往禅意的境界。
在纷扰的尘世中,我自怜不已,庆幸眼前有山水环绕,让心灵得以宁静。
注释
野性:指诗人天生的热爱自然的性格。
好山:指诗人对山的喜爱。
绝跻攀:形容攀登山峰的艰难和无畏。
三春暮:春季的末尾,暗示时光流逝。
乘兴:趁着兴致或心情好。
禅关:佛教中的禅定之境,比喻精神上的超脱。
尘埃:比喻世俗生活的纷扰。
水石环:指山水环绕的环境,象征自然与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特别是山野之美。诗人将自己的个性比喻为“野性”,表达了他与众不同,对山林的酷爱不减。此外,“好山不厌绝跻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使攀登再高,也不会感到疲惫。

诗中还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时又见三春暮”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悲凉之情,而“乘兴聊同一日闲”则是他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云出岫时迷古洞,鹿耕田处认禅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诗人似乎随着云雾的移动,发现了隐藏在深山中的古老洞穴;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鹿在田野中犁地的情景,并将其与禅关联系起来,暗示了对精神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两句“自怜扰扰尘埃里,眼底欣逢水石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尘世、纷扰不断的哀伤,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这种环境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周围山水给予他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山水情怀,也揭示了他对于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大自然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宋时范忠宣,昭代刘文清,与公家世相同,五大洲出建奇勋,独让贤侯千古;

书上韩荆州,士荐孔北海,愧我深恩未报,三神山惊传噩耗,顿倾广厦万间。

(0)

挽曾纪泽联

师表景芳徽,共传重译畏威,舌战万言詟西旅;

豫章嗟薄宦,讵料两楹坐奠,心香一瓣怆南丰。

(0)

挽张之洞联

不随桃李哭春风,从庚子整顿乾坤,逐一思量,真个相度能容,大家福禄,萧何乎,曹参乎,普天之下应洒涕;

竟作神仙惊帝梦,到己酉推崇德望,无双功业,匪特经师弗愧,后学津梁,司马耶,卧龙耶,继公而起更何人。

(0)

挽彭玉麟联

忠义满腔,长使大名垂宇宙;

山河百战,犹留浩气壮乾坤。

(0)

挽张之洞联

从容承顾命,镇静靖危疆,伟略孤忠,能以经权安大局;

锦里幸识欧,金台重问政,千秋一别,那堪中外哭元勋。

(0)

挽张百熙联

人不忍欺,真儒气象曾求阙;

名足招谤,老辈忧伤郭养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