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中秋》
《念奴娇.中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0)
注释
桂魄:月亮的别称。
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
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历历:清楚可数。
翻然:回飞的样子。
鹏翼:大鹏之翅。
翻译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中秋》。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望,只见万里长空清澈如洗,云彩飘过不留痕迹。明亮的月亮如桂魄般洒下清冷的光辉,照耀着一片秋意盎然的碧空。他仿佛置身于玉宇琼楼般的仙境,乘着鸾鸟飞翔,感受到无比的清凉。江山如画,远处的树木在月色中清晰可见。

诗人借酒抒怀,豪情万丈,与月共饮,对着自己的影子形成三人共饮的画面。他在风露中起舞,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他甚至想乘风而去,无需借助大鹏的翅膀,直接飞向那水晶宫殿般的月宫。最后,他听到从宫中传来的一声横笛声,悠扬而深远,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苏轼的词句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登钓台

丈夫于世各有营,岂为公卿以身辱。

先生汉之一布衣,千古谁堪继芳躅。

我来停舟一登跳,双台杳渺林端矗。

江水沈沈彻骨清,山光霭霭有馀绿。

只此江山彼江山,严刘到今定谁属?

先生早知钓得名,拗折当年钓竿竹。

有脚但可踏青山,何必将加帝王腹。

(0)

住静·其五

篱空从云补,阶珊趁水过。

问年犹未甚,记旧已无多。

发长慵于剃,鞋穿喜更拖。

朝来风日好,曝背向阳阿。

(0)

答蔡五岳见访

闲将祖意问臞僧,拟踏须弥顶上行。

无句可酬留偈客,半峰花雨一声莺。

(0)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一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

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

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0)

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其一

春阴蔽幽斋,朝来始和霁。

春风悠然来,花雨满庭际。

(0)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独抱遗经坐上方,诸天风度葛衣凉。

蝉鸣草树半山静,松落云花合殿香。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