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千仞俯曾空,定起龙山第几重。
一笔妙书连翥凤,五弦清响送飞鸿。
化行日本朝唐帝,药鍊丹砂伏葛洪。
坐我寸田宽似海,等闲擒得火中龙。
宝坊千仞俯曾空,定起龙山第几重。
一笔妙书连翥凤,五弦清响送飞鸿。
化行日本朝唐帝,药鍊丹砂伏葛洪。
坐我寸田宽似海,等闲擒得火中龙。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次永乐寺归庵长老见寄韵》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宝坊千仞俯曾空”展现了寺庙高耸入云,仿佛直抵天际的壮观景象,给人以空灵之感。接着,“定起龙山第几重”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神秘与深远,如同龙山般的崇山峻岭。
“一笔妙书连翥凤”赞美了僧人的书法技艺,犹如凤凰展翅飞翔,生动而灵动。而“五弦清响送飞鸿”则借音乐传递出悠扬的禅意,如同鸿雁翱翔于天际,寓意着僧人的修行境界和佛法传播的深远影响。
“化行日本朝唐帝”表达了佛教文化超越国界,影响至远,不仅在国内,还传播到了日本和唐朝。最后一句“药鍊丹砂伏葛洪”借炼丹术象征僧人修炼佛法,如葛洪般深沉内敛,而“坐我寸田宽似海,等闲擒得火中龙”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僧人在禅修中的广阔心境,能轻易掌控内心如擒龙于火中,寓意修行的超脱与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壮丽、僧人的才艺和佛法的广布,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对修行者的赞美。
京洛淄尘满敝貂,惜归芳草怨陵苕。
几人幽谷同歌桂,五见春盘自颂椒。
北去风尘双剑隔,南来信息大江遥。
严城朔吹传哀角,边月乡愁写洞箫。
圭岭自悬松鹤梦,珠江不断往来潮。
畏人小筑称愚谷,带索行歌混野樵。
云树千重犹漠漠,蒹葭一水望迢迢。
素怀知尔情偏剧,彩笔逢人气转骄。
一字宁论堪赤帜,千秋谁共振华镳。
陈郎草檄霜横阵,水部梅花雪映条。
见说驼山誇胜会,肯容借榻避纷嚣。
涧泉带雨疑霏玉,海气蒸霞欲建标。
千里徒悬泛雪棹,重逢尚阻隔江招。
邮筒此日劳缄臆,两地相思对泬漻。
言寻斗草陌,重过金鱼池。
新水才生岸,轻阴半著枝。
游人多藉地,观者即移时。
万绿森罗处,纤红点缀奇。
光摇银甲动,斓带锦云披。
接饵来何数,亲人自不疑。
朱楼开面面,青旆映垂垂。
选树张文幕,施栏护曲漪。
湘娥忻解佩,稚子屡投饴。
骀荡春光媚,流连水泽嬉。
鱼真知乐否,客亦任狂为。
薄暮休言去,金羁系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