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信州草衣寺》,通过对檐下山鸟鸣叫、山外溪水如玉、树林茂密、塔峰低矮的描绘,展现出草衣寺宁静而幽深的环境。"数僧归似客"形象地写出僧侣们归寺的场景,仿佛是远行的客人归来,增添了寺庙的人文气息。"一佛坏方泥"暗示着寺庙的古老与沧桑,而"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则表达了对往昔岁月和历史痕迹的追忆。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禅意氛围。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沙碛。
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
见隐隐、云边新月白。
映落照、帘幕千家,听数声、何处倚楼笛?
装点尽秋色。脉脉。旅情暗自消释。
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
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
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
飞散后、风流人阻。蓝桥约、怅恨路隔。
马蹄过、犹嘶旧巷陌。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
凝思又把阑干拍。
竹城何檀栾,属翠分雉堞。
王封尽四堑,同有岁寒节。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