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向滋阳下汶阳,南湾路接北湾长。
隔村烟洗秋峦净,到水风梳晚荻凉。
天上白云无过隼,沙边赭草有眠羊。
渟泓特与摅怀抱,不管荆门已夕阳。
直向滋阳下汶阳,南湾路接北湾长。
隔村烟洗秋峦净,到水风梳晚荻凉。
天上白云无过隼,沙边赭草有眠羊。
渟泓特与摅怀抱,不管荆门已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诗人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将东闸周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直向滋阳下汶阳,南湾路接北湾长”开篇即点明地点,通过“滋阳”、“汶阳”、“南湾”、“北湾”的描述,勾勒出一片广阔而连绵的水域景象,暗示了东闸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
颔联“隔村烟洗秋峦净,到水风梳晚荻凉”进一步深化画面,通过“隔村烟”、“秋峦净”、“到水风”、“晚荻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烟雾缭绕的村庄与清澈的山峦相互映衬,晚风吹拂下的芦苇显得格外凉爽,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颈联“天上白云无过隼,沙边赭草有眠羊”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地面,通过“白云”、“隼”、“赭草”、“眠羊”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天上的白云自由飘荡,没有被任何事物所打扰,象征着自由与纯净;地面上的赭草与悠闲的羊群,则体现了大地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渟泓特与摅怀抱,不管荆门已夕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诗人似乎在说,这片静谧的水域特别能抒发自己的情怀,即使时间流逝至夕阳西下,也不愿离开。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归宿的追寻与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闸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真龙鱼服事假王,当时四海一滁阳。
椎锋跳荡无前敌,驰射威神不可当。
猊铠淋漓染战血,蛇矛夭矫盘秋霜。
此矛大细凡二柄,用之掣电舒神光。
横驱铁骑扫建业,直拥舟师下武昌。
登坛拜帅徐与常,始握中权不自将。
按图一诏制万里,挟棰两儿鞭八荒。
羽书络绎报宣捷,虎殿委蛇进讲章。
干戈倒载三十祀,礼乐明备同轩皇。
玉几亲凭诲孙子,艰难往事毋轻忘。
蟠螭小架二矛立,俨置五凤楼中央。
和弓垂矢俱辟易,禹谟舜典同辉煌。
马上得之马上治,陋哉汉主胡弗详。
平城七日脱馁鬼,犹向沛儿骄故乡。
呜呼,何必猛士守四方。
东嘉比东鲁,礼乐何臻臻。
窥经见崔服,问姓乃朱陈。
先后博士师,作我娄侯宾。
绛帐宛而旧,青衿俱已新。
惟应垂白者,犹是守玄人。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
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
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
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
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
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
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
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
结庐枫墅上,躬稼事诗书。
田有一塍在,家藏万卷馀。
云中挂角诵,雨后带经锄。
释耒吟风处,携壶咏月初。
锄金终不顾,种玉学无虚。
览帙从漂麦,观图自摘蔬。
名垂贤士传,身寄野人居。
岂惜田家苦,何惭儒术疏。
秋声起庭树,凉气入郊墟。
白酒开陶瓮,青灯照绮疏。
子孙勤稼穑,诗礼重菑畬。
击壤歌声作,凭轩乐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