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如故霸图休,台下空江水自流。
岁久莓苔生庙壁,日斜葭菼满汀洲。
旌旗影灭秋风冷,剑戟声沉暮雨愁。
莫道钓龙人已远,精灵还向夜深游。
山河如故霸图休,台下空江水自流。
岁久莓苔生庙壁,日斜葭菼满汀洲。
旌旗影灭秋风冷,剑戟声沉暮雨愁。
莫道钓龙人已远,精灵还向夜深游。
这首《越王台怀古》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与怀想,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与诗人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感慨。
首联“山河如故霸图休,台下空江水自流”,开篇即以“山河如故”与“霸图休”形成鲜明对比,山河依旧,但往昔的霸业已成过眼云烟,唯有江水在台下静静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
颔联“岁久莓苔生庙壁,日斜葭菼满汀洲”,进一步描绘了越王台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景象。莓苔覆盖的庙壁,日落时分芦苇满布的洲渚,这些细节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也暗示了英雄人物的逝去和历史的遗忘。
颈联“旌旗影灭秋风冷,剑戟声沉暮雨愁”,通过“旌旗影灭”、“剑戟声沉”的意象,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冷而哀愁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悲凉与英雄的孤独。
尾联“莫道钓龙人已远,精灵还向夜深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怀念。即便英雄已逝,但其精神犹存,如同夜深时分依然游荡的精灵,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的精神。
整体而言,《越王台怀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怀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