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公仪游太华》
《和公仪游太华》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水清音步步随,谢家歌舞岂须携。

深游雾市身应润,直上莲峰路不迷。

细草舒茵承蜡屐,长松倾盖护云梯。

岩隈灵药皆堪采,采得盈箱亦自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公仪一同游览华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山水清音步步随”,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行走于山水间,仿佛能听到清脆悦耳的自然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谢家歌舞岂须携”,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无需额外的娱乐活动,自然之美已足够令人陶醉。

“深游雾市身应润,直上莲峰路不迷”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体验。雾市暗示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而“身应润”则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湿润环境中感受到的清新与舒适。登上莲花峰(莲峰可能是指华山的某座山峰),道路清晰可见,没有迷失方向的困扰,体现了登山过程中的顺利与愉悦。

“细草舒茵承蜡屐,长松倾盖护云梯”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细草如茵,为行走在山路上的人提供了一种柔软舒适的体验;长松树冠覆盖,如同大伞一般,为攀登者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庇护。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最后,“岩隈灵药皆堪采,采得盈箱亦自提”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独特自然环境的赞叹。岩壁缝隙间生长着珍贵的灵药,不仅具有药用价值,也象征着大自然的馈赠与神秘。诗人不仅欣赏美景,还对可能发现的宝贵资源感到欣喜,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共游华山的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登山之乐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自灵泉晚过崇因寺口占

前峰竦而嵬,后峰屹且峨。

冷月射溪水,紧风平野火。

同游独无语,此意谁知我。

虎避无情人,出门不须锁。

(0)

河间

南北车书久混同,河间今有楚人风。

独惭太守非何武,已见州闾出两龚。

(0)

和酬道先高秋见寄之句

眼看金菊木芙蓉,想见严城此景同。

儒术凋零归故纸,岁华催趁入衰翁。

千秋治乱三钟酒,万里关河一亩宫。

南鹞北鹰方得志,更谁迂阔问哀鸿。

(0)

题河源诸兄壁

不见诸兄十载稀,重来问事只伤悲。

一家未有中兴地,两地皆成永感时。

道在莫亏清白业,力微空赋鹡鸰诗。

吾门旧庆天如报,会向层霄得桂枝。

(0)

麻姑山诗.过忘归桥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

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

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

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0)

龙泓洞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

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

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