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蔚居大泽,原生隐蒿蓬。
至德重当时,清真起颓风。
斯人久寂寞,馀韵尚云空。
白云安可忘,世路旷蒙蒙。
觉悟当念还,精神千载通。
仲蔚居大泽,原生隐蒿蓬。
至德重当时,清真起颓风。
斯人久寂寞,馀韵尚云空。
白云安可忘,世路旷蒙蒙。
觉悟当念还,精神千载通。
这首诗《怀古三首(其二)》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仲蔚居大泽,原生隐蒿蓬”两句开篇,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广阔的大泽中独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接着,“至德重当时,清真起颓风”两句,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纯洁心灵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衰败风气的正面影响。
“斯人久寂寞,馀韵尚云空”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位隐士虽然孤独,但其精神和道德的影响却如同回响在空中的余音,久久不散。最后,“白云安可忘,世路旷蒙蒙。觉悟当念还,精神千载通”四句,诗人以白云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间道路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追寻内心的觉醒与回归,让精神得以永恒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东郊过新雨,野色何氛氲。
嘉苗起萎病,万顷堆寒云。
田父揖行客,苦诉村墟贫。
年年夏旱时,赤地流黄尘。
小儿困锄耘,烈日背欲皴。
大儿斡水车,手足无完筋。
官租且不供,矧欲养吾身。
东邻久无烟,几口能生存。
西邻逐熟去,今作何乡人。
行客谢老农,艰难困劳尘。
而今新官家,宽大布深仁。
大臣亦端良,乘时转鸿钧。
汝岂不自觉,新岁雨泽匀。
寰区日宁靖,百物方欣欣。
尔曹死亦足,及为太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