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过新雨,野色何氛氲。
嘉苗起萎病,万顷堆寒云。
田父揖行客,苦诉村墟贫。
年年夏旱时,赤地流黄尘。
小儿困锄耘,烈日背欲皴。
大儿斡水车,手足无完筋。
官租且不供,矧欲养吾身。
东邻久无烟,几口能生存。
西邻逐熟去,今作何乡人。
行客谢老农,艰难困劳尘。
而今新官家,宽大布深仁。
大臣亦端良,乘时转鸿钧。
汝岂不自觉,新岁雨泽匀。
寰区日宁靖,百物方欣欣。
尔曹死亦足,及为太平民。
东郊过新雨,野色何氛氲。
嘉苗起萎病,万顷堆寒云。
田父揖行客,苦诉村墟贫。
年年夏旱时,赤地流黄尘。
小儿困锄耘,烈日背欲皴。
大儿斡水车,手足无完筋。
官租且不供,矧欲养吾身。
东邻久无烟,几口能生存。
西邻逐熟去,今作何乡人。
行客谢老农,艰难困劳尘。
而今新官家,宽大布深仁。
大臣亦端良,乘时转鸿钧。
汝岂不自觉,新岁雨泽匀。
寰区日宁靖,百物方欣欣。
尔曹死亦足,及为太平民。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东郊地区因新雨后干旱导致农作物受损,农民生活困苦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和苛捐杂税时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东郊过新雨,野色何氛氲”描绘了雨后东郊的景象,虽然雨水带来了暂时的清新,但接踵而来的干旱却让田野蒙上了一层愁云。接着,“嘉苗起萎病,万顷堆寒云”形象地表现了干旱对庄稼的影响,庄稼如同被病魔侵袭,一片荒凉。
诗人通过“田父揖行客,苦诉村墟贫”这一场景,直接展示了农民的苦难生活。他们年复一年地遭受夏旱的折磨,土地干涸,尘土飞扬,农夫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皮肤被晒得皲裂,手足疲惫不堪,却连最基本的生计都无法保障。
“官租且不供,矧欲养吾身”表达了农民对沉重赋税的不满和无奈。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不仅要忍受自然的摧残,还要承受官府的剥削,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诗中还提到了邻里间的悲惨境遇,东邻房屋久无炊烟,西邻的人可能已经流离失所,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
最后,诗人以“而今新官家,宽大布深仁。大臣亦端良,乘时转鸿钧”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即新任官员能够施行仁政,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社会秩序。同时,诗人也鼓励农民要看到希望,相信随着时局的转变,生活会逐渐好转,最终成为太平盛世的百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矛盾,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