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半塘住,常听虎寺钟。
持斋坐孤馆,礼塔向高峰。
姓字能藏市,妻儿相赁舂。
寥寥梁孟后,于尔继芳踪。
家在半塘住,常听虎寺钟。
持斋坐孤馆,礼塔向高峰。
姓字能藏市,妻儿相赁舂。
寥寥梁孟后,于尔继芳踪。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赠王德操居士》描绘了王德操居士的隐逸生活。首句“家在半塘住”点出他居住环境的宁静,紧接的“常听虎寺钟”则暗示了附近寺庙的禅音,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宁静与宗教氛围。
“持斋坐孤馆,礼塔向高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修行生活,他斋戒独处,虔诚地朝拜山上的佛塔,表现出他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和对孤独的淡然接纳。
“姓字能藏市,妻儿相赁舂”揭示了王德操居士生活的清贫,他的名字在世俗市场中默默无闻,甚至需要依靠妻子儿女租借舂米工具来维持生计,展现了其甘于清苦的决心。
最后两句“寥寥梁孟后,于尔继芳踪”表达了诗人对王德操居士的敬仰,将他比作古代贤人梁鸿与孟光的后继者,赞扬他在困境中坚守高尚品德,传承了儒家的美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居简出、坚守清修的居士形象,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清贫生活的认同。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
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
自然心画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带烟霞山少肉。
岩岩气节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录。
东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闻迎送曲。
遗迹君家岂偶然,天遣清风激修竹。
凭君开卷望孤山,三灌蔷薇咀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