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幔沾初霁,云姿淡夕扃。
凉蟾辉远树,昏堑下流萤。
久静通幽理,沉思损性灵。
昔人浑未达,白首著玄经。
阁幔沾初霁,云姿淡夕扃。
凉蟾辉远树,昏堑下流萤。
久静通幽理,沉思损性灵。
昔人浑未达,白首著玄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夏夜》描绘了一幅雨后夏夜的画面。首句“阁幔沾初霁”写出了雨后阁楼帷幔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显示出刚刚过去的雨过天晴。次句“云姿淡夕扃”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轻盈,天空渐显宁静的景象。
“凉蟾辉远树”一句,通过“凉蟾”(指明亮的月亮)的光辉照耀远方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昏堑下流萤”描绘了昏暗的沟壑中,萤火虫在闪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久静通幽理”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深夜的寂静中,思考着深奥的道理,这体现了他的沉思和内省。最后一句“沉思损性灵”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深思对心灵的影响,暗示着思考可能带来的某种精神上的损耗。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李梦阳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狂虏送死河南北,王事遥怜弟行役。
胡命须臾鱼在鼎,官军低回鸷将击。
渴闻天语十行札,尤觉家书万金直。
何时同秉江上犁,万里农桑吾愿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