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虏送死河南北,王事遥怜弟行役。
胡命须臾鱼在鼎,官军低回鸷将击。
渴闻天语十行札,尤觉家书万金直。
何时同秉江上犁,万里农桑吾愿毕。
狂虏送死河南北,王事遥怜弟行役。
胡命须臾鱼在鼎,官军低回鸷将击。
渴闻天语十行札,尤觉家书万金直。
何时同秉江上犁,万里农桑吾愿毕。
这首诗《丁未春怀舍弟时在京师》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首句“狂虏送死河南北”,描绘了敌人的猖獗与肆虐,他们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接着,“王事遥怜弟行役”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远在他方服役的弟弟的深深挂念和担忧。这种情感在战争年代尤为强烈,远离家乡的亲人往往成为人们心中最深的牵挂。
“胡命须臾鱼在鼎,官军低回鸷将击”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敌人如同即将被煮熟的鱼,随时可能灭亡;而英勇的官军将领则在战场上低回激战,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正义的坚持。
“渴闻天语十行札,尤觉家书万金直”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信息的渴望以及对家书的珍视。在战乱时期,一封来自朝廷的信件或是一封家书,都可能带来希望或是安慰,其价值堪比万金。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
最后,“何时同秉江上犁,万里农桑吾愿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他期待着战争结束,能够与弟弟一同回到家乡,过上宁静的农耕生活,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战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憧憬,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的作品。
童儿长成何所求,农家职守惟牧牛。
春风著物百草长,驱牛啮草来沙洲。
童知牛性不择草,遇丰茸处俱堪留。
乘闲好弄三孔笛,绿杨影里声悠悠。
天上日车休轣辘,少待吾牛饱其腹。
牛得饱兮安吾心,牛不饱兮愧吾牧。
不施鞭朴牛驯扰,顺牛之性无机巧。
牛蹄行,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
高下陂陀任所之,牛日服兮牛不知。
呜呼司牧尽如此,人间那受饥寒死!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