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暄百八起西泠,敲彻斜阳近翠屏。
闲逐野云停半壑,远随孤棹落前汀。
六桥金粉人初散,十里莺花梦乍醒。
断续听来何处好,碧烟明月冷泉亭。
声暄百八起西泠,敲彻斜阳近翠屏。
闲逐野云停半壑,远随孤棹落前汀。
六桥金粉人初散,十里莺花梦乍醒。
断续听来何处好,碧烟明月冷泉亭。
这首《南屏晚钟》由清代诗人侯铨所作,描绘了杭州西泠附近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景象。
首句“声暄百八起西泠”,以“声暄”形容晚钟声在西泠响起,既温暖又充满活力,仿佛唤醒了沉寂的夜晚。接着,“敲彻斜阳近翠屏”一句,通过“敲彻斜阳”描绘出晚钟声与夕阳余晖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闲逐野云停半壑,远随孤棹落前汀”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云、山、水、舟等自然元素的动态美。野云悠闲地追逐着晚钟声,停留在半山腰,而远处的孤舟则缓缓驶向岸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六桥金粉人初散,十里莺花梦乍醒”描绘了西湖六桥边的繁华渐渐消散,十里花海中,鸟儿的歌声仿佛从梦中醒来,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但大自然的生命力依旧勃勃。
最后,“断续听来何处好,碧烟明月冷泉亭”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个静谧之地——冷泉亭。晚钟声断断续续,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故事,而亭外的碧烟与明月相映成趣,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色彩、动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描绘西湖傍晚景色的佳作。
列戟门庭,伏蒲夙望,帝里优游。
正介眉嘉日,频开笑口,浮觞仙酝,宛转歌喉。
暂辍趋朝,从容散帙,且自忘机狎野鸥。
盱衡处,把经纶事业,静里搜求。升平乐事清幽。
好共倒、金樽秉烛游。
就霏霏窗雪,时焚谏草,溶溶卿月,近傍琼楼。
蒂拥旌旄,兄依梧影,辉映中朝孰与俦。
春无恙,集南皮宾客,谭宴风流。
满百光阴,琼楼再赏银蟾皎。
蜕辰刚遇闰中秋,天意分明巧。桂子香风未了。
并祥烟、一时清袅。星辉南极,桃熟西池,绮筵开早。
人月双圆,月娥素貌年年好。
西风雁外鹤南飞,瀛海云霞绕。报道金莲屡到。
拥飞琼、醉酣蓬岛。莱衣对舞,秦管联吹,洞天未晓。
天上依然皎皎,人间一别茫茫。
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
转眼青樽红烛,回头宿草衰杨。
留得遗文千卷,空教泪落琴床。
想到孤坟今夜月,谁存复壁馀光。
夜雨机丝寡嫂,春风书馆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