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随山色向招提,林壑清幽待赋诗。
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
学飞乳燕还巢速,趺坐高僧出定迟。
笑我白头车马客,座中无酒却攒眉。
行随山色向招提,林壑清幽待赋诗。
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
学飞乳燕还巢速,趺坐高僧出定迟。
笑我白头车马客,座中无酒却攒眉。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游天界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行随山色向招提”,以行走的动态和山色的引导,展现出诗人寻访寺庙的兴致盎然。接着,“林壑清幽待赋诗”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优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
“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两句,通过细腻观察,描绘了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温暖的土地上,鹿草丛生,而老松上挂着猿猴攀爬留下的痕迹,富有生机与野趣。
“学飞乳燕还巢速,趺坐高僧出定迟”运用对比,写乳燕急于归巢,反衬出高僧打坐入定的沉稳与禅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笑我白头车马客,座中无酒却攒眉”,诗人自嘲为奔波劳碌的俗世之人,在这清幽之地却无法畅饮,只能愁眉紧锁,流露出对尘世烦恼的淡淡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寺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读易欣晚得,怀玄意何冥。
绯组岂不贵,可副中岁情。
广野春已媚,伊谁共班荆。
白云悠然起,聊以况我生。
壶觞答嘉叙,良觏邀淳明。
儿孙递长育,昕夕希世平。
卜居幸在此,贤轺辍长征。
老微秉耒力,闭门还笔耕。
挺植荣木性,宁为蔓草萦。
宿好苟未负,聊谢竹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