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英荡摇春天上去,彩舆冲雾日南回。

云笺蛮岭无飞雁,铁笛谁家散落梅。

饱识伏波铜柱路,醉倾苏老绿荷杯。

青山欲伴行人驻,争奈飞云绕凤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的追忆。

首联“英荡摇春天上去,彩舆冲雾日南回”以动态的画面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英气勃勃的景象仿佛将春天推向更高的境界,而华丽的车驾在晨雾中穿梭,向着南方的日出方向行进,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又神秘的氛围。

颔联“云笺蛮岭无飞雁,铁笛谁家散落梅”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云笺,即云中的信笺,这里比喻天空中的云朵;蛮岭,泛指南方的山脉。这两句写出了山岭间云雾缭绕,却不见飞雁的身影,仿佛是大自然的静谧时刻。而“铁笛谁家散落梅”,则以“铁笛”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颈联“饱识伏波铜柱路,醉倾苏老绿荷杯”转而表达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伏波铜柱路,指的是古代为纪念马援平定南越而设立的铜柱,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英雄的功绩。苏老,可能是指苏东坡,其“绿荷杯”常被用来形容酒宴上的欢愉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当下生活的思考。

尾联“青山欲伴行人驻,争奈飞云绕凤台”以青山与飞云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青山似乎有意挽留行人,但飞云却绕过凤凰台,象征着自然界的不可抗拒之力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金缕曲.建溪.十三叠前韵

难变甘棠酒。看飞涛、建瓴千尺,暂时平否。

两岸苍崖攒积铁,高处扪参插斗。

浑不似、黄河曲九。

乱雪翻空雷转地,涌蛟宫、疑有龙螭守。

堆滟滪、如马首。众流尽汇螺川走。

认估客、樯帆络绎,长年身手。

一叶轻舟穿石罅,掀舞惊波能受。

有几统、残碑渡口。

霸国山川争割据,忆刀光、练影严戎丑。

陈迹渺、苔生牖。

(0)

百字令.张先生席上咏鹦鹉杯

浊醪妙理,向水晶宫里,搜罗杯斝。

海气冥蒙光不定,逗漏通明一罅。

织水为衣,流波似羽,鹦鹉佳名也。

画堂捧出,陇头袅袅飞下。

盛来琥珀香浓,鹅儿黄嫩,浸明珠无价。

想见蜃楼歌舞处,玉乳琼浆自泻。

风雪撩天,金貂满眼,我是悠悠者。

莫辞一醉,帘栊娇乌相骂。

(0)

渔家傲.秋感

燕市秋来风色改。山围碧玉清凉界。

屈指津门多紫蟹。街头卖。天生左手持螯在。

不信浊醪浇磊块。醉乡更比人间隘。

月落屋梁憎老态。浑无赖。虫声四壁愁如海。

(0)

蝶恋花.送荔裳入蜀,再用前韵

濯锦江头涛作缬。万里蚕丛,重建相如节。

渝唱巴童浑未歇。一帘晓映峨嵋雪。

红湿海棠歌正阕。帽影鞭丝,点染三川绝。

散发瞿塘清欲彻。半轮流送平羌月。

(0)

河传

花底。瑶砌。曳罗襟。谁弄璚箫夜清。

天寒酒醒愁自听。分明。秦楼海样深。

倦倚屏山愁脉脉。情难说。香炷销银鸭。漏初长。

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0)

柳初新.水仙祠下柳

南朝一片伤心雨。总被垂杨留住。

水村山郭,红桥倚遍,极目乱飘金缕。

能有春情几许。怕重来,扑天飞絮。当日别离无据。

知他可忆长亭语。

狂踪约略,酒醒残月,多在乱莺啼处。

添得倚风凝伫,念天涯、有人羁旅。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