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瑶砌。曳罗襟。谁弄璚箫夜清。
天寒酒醒愁自听。分明。秦楼海样深。
倦倚屏山愁脉脉。情难说。香炷销银鸭。漏初长。
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花底。瑶砌。曳罗襟。谁弄璚箫夜清。
天寒酒醒愁自听。分明。秦楼海样深。
倦倚屏山愁脉脉。情难说。香炷销银鸭。漏初长。
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这首《河传》由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花园中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细腻的情感。
"花底。瑶砌。曳罗襟。" 开篇以“花底”点明地点,暗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美的环境;“瑶砌”则描绘了如玉般光洁的台阶,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曳罗襟”则通过女子轻盈的动作,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谁弄璚箫夜清。” 这一句以“璚箫”(金玉制成的笛子)的悠扬声调,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幽,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无声中演奏,引人入胜。
“天寒酒醒愁自听。” 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酒意渐消,心中涌起的孤独与忧愁。这里的“酒醒”不仅指身体上的清醒,更暗含心灵的觉醒,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分明。秦楼海样深。” “秦楼”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宫殿,此处借指主人公心中的理想之地或难以触及的爱情。与“海样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距离与不可得的无奈。
“倦倚屏山愁脉脉。” 主人公疲倦地靠在屏风上,眼中满是愁绪,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疲惫与哀伤。
“情难说。香炷销银鸭。” 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通过燃烧的香烛来寄托。这里将香烛比喻为“银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表达。
“漏初长。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通过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夜晚的漫长与寂静。月光的移动,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情感的流转与变化。
整首《河传》通过对夜晚花园的细腻描绘,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与情感深度。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的画卷,更是情感与思绪的抒发,让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去岁相违恨已赊,今年相遇喜无涯。
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
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
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
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
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
惟有一轩曾正德,其说已在前五年。
阴阳造化荡昼夜,世间利钝非偶然。
未来不必更臆度,我自存我谓之天。
谁作艳歌曲,律清语不尘。
杂之古乐府,意态甚迫真。
谓余欠妩媚,宜为众女嗔。
方怜长门闭,渐喜汤沐新。
此曲岂不俊,所儗非吾伦。
生为奇男子,先辨许国身。
有手要折槛,不炙许史门。
有头要叩墀,不拜五侯尘。
昵昵儿女语,煦煦妇人仁。
夕泣缘失宠,朝欣为承恩。
此非奴事张,定是妾效秦。
是为赤有臭,何止黄不纯。
因君词婉美,感我意酸辛。
正恐漆园女,嗤点我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