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灵椿寿莫量,厌赓天保颂陵冈。
新吟欲呕三升血,旧事空回九曲肠。
了彻尘因参法祖,久联香火證空王。
休伤老大悲零落,多少青年送北邙。
八百灵椿寿莫量,厌赓天保颂陵冈。
新吟欲呕三升血,旧事空回九曲肠。
了彻尘因参法祖,久联香火證空王。
休伤老大悲零落,多少青年送北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殷葆诚为友人张君尔常六十寿辰而作,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传统寿辞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时光流转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八百灵椿寿莫量”,以“灵椿”比喻长寿,暗含对友人长寿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时间的无尽流逝。“厌赓天保颂陵冈”则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羡慕和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
“新吟欲呕三升血,旧事空回九曲肠”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新作之难,旧事之痛,都凝聚在这两句之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了彻尘因参法祖,久联香火證空王”则转向了对佛法的探讨和修行的追求,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佛法来理解生命的意义,寻求心灵的解脱。
最后,“休伤老大悲零落,多少青年送北邙”一句,既是对友人年老的感慨,也是对生命轮回、时光易逝的深沉思考。北邙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墓地,此处借指死亡,表达了对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无奈和对年轻一代即将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厚,也有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