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七》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七》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皇极书成识者稀,原从羲画见天机。

故应消长随时变,一任行藏与世违。

杨柳堤边风淡荡,梧桐枝上月光辉。

无边清兴难收拾,毛颖时时听指挥。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七)》。诗中蕴含了对邵康节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首句“皇极书成识者稀”,以“皇极”象征至高无上的真理或宇宙法则,指出这样的深奥知识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领悟。接着,“原从羲画见天机”一句,借用了伏羲氏创制八卦的典故,暗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宇宙规律,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智慧和法则。

“故应消长随时变,一任行藏与世违”则进一步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强调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消长”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行藏”则是指人的行动与处世方式。诗人认为,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即使与世俗观念相违背,也应坚持自我。

后两句“杨柳堤边风淡荡,梧桐枝上月光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杨柳轻拂,微风轻荡,梧桐树下,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与内在平静的向往。

最后,“无边清兴难收拾,毛颖时时听指挥”一句,以“毛颖”代指笔,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自由的追求和对艺术表达的热爱。在无尽的创作灵感面前,诗人如同驾驭着笔墨的艺术家,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不受任何束缚。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邵康节作品的深入解读,还蕴含了对自然、时间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自由表达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寄龙公

未曾相识即相思,咫尺寒云阻晤期。

青琐梦回霜正满,苍生感极泪俱垂。

敢言又见同人至,此念终当圣主知。

见说长安书一纸,浮沉莫使恐山麋。

(0)

乌食菽为沙弥所缚余见而释之

口腹有深阱,颠危实可怜。

为贪半粒饱,遂惹百丝牵。

人世殊多患,空门亦自缠。

殷勤为解释,好去莫留连。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三

世事看亦见,边城忽已秋。

尘沙必在面,虮虱又缘头。

欲笑从他笑,多愁总莫愁。

所知居不远,来往尽风流。

(0)

立秋后一日孤雁忽飞去四首·其三

本是伤弓羽,还愁罗网撄。

虽无好处去,犹自惜馀生。

梦警五更雨,身轻万里程。

似怜相聚久,连叫两三声。

(0)

听北里弹琴

招我入太古,孤琴此际闻。

林塘皆默默,水月共云云。

指外通心事,弦中绝世氛。

民生愠未解,何处觅南薰。

(0)

偶成二首·其二

有山岂无石,人自厌嵯峨。

有水能不流,人自厌风波。

所见亦由人,山水本无他。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